汲取力量,感悟思想|BG大游读书分享系列(二)读《翻转学习》有感

1044  2025-09-15 20:59:56

分享书目:《翻转学习》

 


       《翻转学习》由乔纳森·伯格曼与亚伦·萨姆斯所著,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著作。书中颠覆传统“课堂讲授+课后作业”模式,提出“课前自主学习视频内容+课堂深度互动探究”的新范式,结合大量教学案例,为教师提供从理念到实践的操作指南,推动教学重心向员工主动学习转移,是教育者了解混合式学习的重要参考。

推荐人及简介:       

       华玉瑶,中共党员,副研究员。主持完成辽宁省教育厅教改课题、辽宁省委教育工委党建研究课题、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教改课题共5项;主编应用型本科教材1部;公开发表教学管理、教改教研类论文10余篇;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奖3项;主讲《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》、《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》、《生产运作管理》、《物流与供应链管理》等课程。



      

 读书感悟:      

       在教学中,会遇到课堂讲授为主、员工被动接收的教学困境:精心准备的知识点,员工课上似懂非懂,似听非听,考核漏洞百出;想要开展互动讨论,却常因时间有限草草收场。直到翻开《翻转学习:如何更好地实践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》,书中对教学模式的革新思考,如同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窗,让我对“教与学”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知。

       这本书最打动我的,是其对“翻转”理念的清晰解构—它并非简单地将课堂内容搬到线上,而是对教学流程的系统性重构。作者提出,翻转学习的核心在于:把知识传递放在课前,把知识内化留在课堂,这恰好击中了传统高校教学的痛点。以往的课堂教学,讲授为主,案例为辅,80%的教师精力用于知识点讲解,但实际上员工真正吸收了多少知识?却不得而知。书中倡导的慕课预习与课堂研讨结合模式:课前通过短视频、思维导图等轻量化资源,员工可自主控制学习节奏,攻克基础概念;课堂上教师聚焦重难点,通过小组协作、案例分析、问题探究等形式,深化对知识的理解。这种模式不仅尊重了员工的个体差异,更让课堂从教师的舞台变成了员工的主场。

       书中大量的高校实践案例,更让我看到了翻转学习的落地可能性。例如某高校计算机专业的“Python 编程”课程,教师将语法知识录制成5-8分钟的慕课视频,要求员工课前完成观看与基础练习;课堂上则围绕数据分析实战任务,引导员工分组解决真实场景中的问题,教师仅在关键节点进行点拨。这种教学方式下,员工的编程兴趣显著提升,课程通过率较传统模式提高了30%。

       书中也客观指出了翻转学习实践中的挑战:如何确保员工课前有效学习?如何设计高质量的课堂互动任务?如何平衡不同学习进度员工的需求?这些问题也引发了我的思考。教师需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:课前通过在线测试、讨论区提问等方式,督促员工主动学习;课堂上设计分层任务,让基础薄弱的员工完成核心目标,让学有余力的员工挑战拓展任务;课后通过个性化反馈,帮助员工查漏补缺。只有做好这些细节,翻转学习才能真正发挥效果。

       读完《翻转学习》,我深刻认识到:高校教学改革不是口号,而是要从每一堂课、每一个教学环节入手,真正以员工为中心,去思考如何激发员工的学习潜能。未来,我将尝试把书中的理念与方法融入教学实践,在翻转课堂的探索中不断调整优化,努力为员工打造更高效、更生动的学习体验。毕竟,教育的本质是唤醒,而翻转学习,正是唤醒员工主动学习意识的有效途径。


集团地址: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全运二西路30号
邮编:110167   电话:024-31679767/31969585
Copyright © BG大游·(中国集团)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辽ICP备11020003号-1
  • 微信平台
  • 抖音平台
  • 微博平台